隨著2021年3月1日《長江保護法》的實施,企業對長江生態環境的責任日益凸顯。在這一背景下,一家傳統門業工廠成功轉型為旅游扶貧車間,不僅踐行了環保理念,還推動了地方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。
這家工廠位于長江沿岸地區,原本以金屬加工為主業,面臨高能耗、高污染問題。為響應《長江保護法》,企業主動調整產業結構,利用現有廠房和設備,打造集生產、旅游體驗于一體的扶貧車間。轉型后,工廠保留了原門業生產線的參觀環節,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制造過程,同時新增了環保教育展區,展示長江生態保護知識,強調水資源節約和污染防治。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工業排放,還通過旅游收入帶動了當地貧困人口就業,實現了經濟與生態雙贏。
在旅游景區經營管理方面,該車間采取了多項創新策略。它整合了長江文化元素,開發以‘守護一江碧水’為主題的游覽路線,結合法律宣傳和互動活動,提升游客環保意識。企業建立了嚴格的環保管理體系,確保旅游活動不破壞長江沿岸生態,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、減少廢棄物排放,并定期組織清潔行動。通過與周邊社區合作,車間吸納貧困戶參與旅游服務,提供導游、餐飲和手工藝品銷售崗位,形成了可持續的扶貧模式。
這一案例展示了企業在《長江保護法》框架下,如何將工業轉型與旅游扶貧、生態保護有機結合。它不僅守護了長江的碧水清流,還豐富了旅游景區的經營管理內涵,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。未來,隨著更多企業的加入,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之路將更加寬廣。
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mj19.com/product/900.html
更新時間:2025-11-11 07:19:26